特稿|“冷案”追踪13万军人当群演,公路铁路停运7天!最牛战争片当之无愧

发布日期:2024-09-19 24:23

来源类型:半岛晨报 | 作者:向井莉生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新奥门特免费资料大全新】【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新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开奖】【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重庆时时采彩app官方下载】

大多数刑警,是往前看的——接到报案,迅速侦破,与犯罪嫌疑人赛跑。

也有一部分刑警,总是惦记着几十年前的人和事。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刑侦支队民警刘思卿,就是这样一名专破“冷案”的追逃刑警,先后参与了500余名在逃犯罪嫌疑人的追捕工作。

多年来,那些试图逃脱制裁的犯罪嫌疑人,小心翼翼地藏匿在时空阴影里:有的在外30年不敢回家,有的冒用女儿的虚拟身份,有的蜗居于书架暗格内,有的在桥洞下以钓鱼为生……

数十载光阴流转,无数回斗智斗勇,只要有热血的执法者,就没有永远尘封的罪案。刘思卿与同事们在黑白案卷中翻找线索,在阴影罅隙中不懈追寻,给生者慰藉,为逝者雪冤。

图说:刘思卿(中)在和同事讨论案情 警方供图(下同)

通讯录上的“D”

2020年初,宝山一处农宅内,刘思卿与同事例行走访一名老人,询问情况。他是在逃人员钱某的大哥。

那时,钱某已逃亡超过30年,案件侦破线索相当缺乏。原本,刘思卿对这次走访也没有抱太大希望。

可就在聊天时,他无意间瞥见桌上的旧报纸边静静躺着一本通讯录。趁钱某的大哥不注意,刘思卿迅速翻开浏览,只见通讯录首页写着一串手机号码,没有标注任何姓名,只有一行淡淡的铅笔印,旁边留下一个神秘的英文字母:D。

“D”是什么意思?刘思卿心中有了一些怀疑。但他不动声色,迅速地背下这串号码,又将通讯录放回了原处。回到办公室,刘思卿立刻循线调查,很快发现这串电话号码的主人正是他们要找的人——钱某。这个不起眼的“D”,原来就是“弟”的谐音。

后来刘思卿才了解到,一直在外不敢回家的钱某,近几年已经和大哥联系上了。但他们都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电话好几年才打一通;大哥自驾从上海前往贵州探望对方。原本频率极低的交往并不会引起警方注意,但偏偏那一次,通讯录上的这串号码被刘思卿敏锐地瞧出了蹊跷。

那次抓捕,是分管追逃的宝山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刘欣带队。背井离乡的钱某已在贵州生活了30多年,有了平凡的人生轨迹:收养了一个儿子,靠在工地打零工赚钱,把养子一路拉扯到大学毕业、结婚生子。当地没有人知道,看起来是个“好人”的钱某曾在上海坐过牢,更不知道他曾犯下一桩重案,已被警方追捕数十年。

钱某所有的档案记录包括绰号,民警们早已烂熟于心。抓捕当天,钱某正与工友吃饭聊天。“小六子!”一进屋,刘欣就用上海话喊出了钱某的绰号。“到!”多年前的记忆刻骨铭心,钱某一个激灵,条件反射般站起身来,随后被民警一把按住。

他知道,自己再也逃不掉了。

图说:追逃探组在勘验现场

书架暗格里的人影

钱某一案,是刘思卿协助侦破的第一起“冷案”。那一年,1993年出生的他只有27岁,而这桩案件已尘封了31年。

其实,在此案告破之前,刘思卿对追逃工作还有一些“刻板印象”。2019年,作为一名从警2年的新人刑警,刘思卿刚在刑案侦破中崭露头角。可就在他满怀一腔热血、想要大显身手之时,却被告知将调动至刑侦支队追逃探组。

繁冗的案卷档案,清晰度有限的底档照片,零星的生物痕迹样本、现场证物……每天,刘思卿要面对的是极为有限的待核查线索。在年轻的探员们看来,这些年数已久的“冷案”“积案”,已被前辈们“盘”了一遍又一遍,远不如侦破“现案”过瘾,甚至可能付出百倍努力也不会有结果。

望着一沓沓案卷,刘思卿一时间也不免心灰意冷。但钱某案这块“硬骨头”被啃下后,刘思卿第一次感到:线索,其实不会随着时间永远尘封。即便是蛛丝马迹,在未来某个时刻,也将成为如山的铁证、破案的关键。

“既有老侦查员的韧劲,又有青年民警的冲劲。”宝山分局刑侦支队政委黄雷韵给了刘思卿这样的评价。

几年前,在一次抓捕行动中,刘思卿与同事们锁定了在逃人员杨某及其妹妹在上海的落脚点。这是一间复式结构的公寓。民警敲门后,过了好一会儿,杨某的妹妹才慢吞吞地来开门:“谁呀?我刚才打扫卫生呢,没有听见。”

衣柜、床底、储藏室……进屋后,抓捕组仔细搜索了房间各个角落,却始终未能发现杨某本人的踪影,屋内只有她的妹妹一人。几番搜寻下来,也有人在心里犯起了嘀咕:是不是搞错了?但刘思卿对前期准备工作有着十足的信心,他认定,杨某绝对就藏匿在这间屋内。

在书房搜索时,刘思卿细心地发现,书架上有一处拼接的痕迹。再细细观察,只见书柜厚度与墙体存在一定差距。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伸手推了推。第一次,书架纹丝不动;可随着第二次推动,书架“吱呀”一声移开了几厘米,露出背后的一处暗格——杨某,正蜷缩着躲在里面!

“线索不会说谎。”刘思卿说,反复的信息甄别、数据分析和案情研判工作,无疑是枯燥的;但正是基于充分的前期工作,才有了这一次从墙缝中“嗅”出在逃人员的笃定。

虚拟世界的“分身”

先后参与了500余名在逃犯罪嫌疑人的追逃工作,成功侦破10年以上“冷案”10起,抓获10年以上在逃犯罪嫌疑人20人……这些年,刘思卿不仅快把辖区内的在逃人员“追”完了,还经常帮助外省市警方缉凶归案。

近20年前,犯罪嫌疑人常某在宁夏银川作案后“凭空消失”了。受当年刑事侦查技术限制,无论是案发地的宁夏警方,还是常某户籍地的河南警方,一直没能成功抓获常某。随着近年来警务协作更加便捷、侦查技术更加多样,这起“积案”于今年3月被远在上海的刘思卿与同事们找到了突破口。

“常某和妻子育有两男两女,我们发现,他的大女儿最近在上海宝山活动。”就此情况,宁夏警方向上海宝山警方发来协查。刘思卿经过调查发现,这名“大女儿”不仅和兄弟姐妹保持日常互动,还和突然冒出的三妹“婉婉”有着密切联系。

可是,常某的初始户籍档案上明明只有两个女儿。逃亡在外20年,第三个女儿婉婉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疑点就是破案的“钥匙”。刘思卿和同事们立刻围绕这名神秘的“三女儿”展开调查,很快发现蹊跷之处:常某的4名子女的户籍地、工作地、常住地都不在山东,却常与婉婉相约春节期间在山东巨野“逛大集”。更奇怪的是,婉婉好像有“分身术”一般,行为轨迹异常多变。

上海警方判断,婉婉很可能就是常某,并将情况通报给山东警方。今年3月14日,常某在山东巨野被成功抓获。

经调查,婉婉确有其人,是常某夫妻的养女,这件事只有家属知晓。而频繁活跃在山东的“三女儿”,正是常某本人。就好像一辆“套牌车”,常某冒用养女的身份生活了近20年,最终还是成了“瓮中之鳖”。

“荒野求生”的他们

追逃多年,像常某这样活在阴影里的人,刘思卿见得太多了。在东躲西藏的这些年里,这些犯罪嫌疑人顶着巨大的压力,整日提心吊胆,唯恐暴露身份。

比如,在外30多年的钱某,在贵州一直活得很拮据,靠打零工为生。刘欣记得,自己找到他时,“桌上只有一盘青菜、一碟花生米”。解押回上海后,钱某透过车窗玻璃,呆呆凝望着翻天覆地的城市面貌。已近花甲的他,在那个瞬间泪如雨下:“完全认不出来了,已经太久没有回家了。”

有人隐姓埋名,不见天光;更有甚者,开启了漫长的“荒野求生”之旅——

有一回,民警循线在江西婺源一条河边,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王某。桥洞里挂着毛巾、肥皂,这是王某的家。逃亡这些年来,王某靠钓鱼、卖鱼为生,生活极为窘迫,夏天睡在桥洞内,冬天则找间公共厕所避寒。

形形色色的在逃人员到案后,有人痛哭流涕,有人终于释然,也有人剧烈反抗。

刘思卿回忆,在一次抓捕行动中,曾在外地犯下命案的一名犯罪嫌疑人见到警察后慌不择路,一个猛子就扎进河里。他在河里游得飞快,民警在岸上锲而不舍地追。最终,体力耗尽的犯罪嫌疑人抱着一根木桩在水里进退两难,只得束手就擒。

一些在逃人员为了躲避追捕,还会利用“主场优势”。有一次,刘思卿与同事王梦宸追踪到一名身处广东的在逃犯罪嫌疑人李某,王梦宸随即赶赴当地抓捕。李某老家的村子是个典型的熟人社会。民警租了一辆当地牌照的车进村观察地形,尽管行事已十分小心,但陌生的车还是引来村民“奇怪的目光”。

可能有村民通风报信,就在民警准备抓捕时,李某竟意外脱逃,窜进了深山。

为了避免再次打草惊蛇,当地警方又租了一辆厢式货车,伪装成运货的样子停在村里,实际上车内站满了全副武装的警察。在超过30℃的高温下,民警在车内耐心守候了1个多小时。“特洛伊木马”战术最终大获成功。

决胜的“最后一公里”

基础案卷档案,是解开“冷案”、查到在逃人员的第一手资料。但仅凭当年的线索特征或黑白身份照片,要找到特定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对此,宝山刑侦不断升级完善“一逃一档”,在初始档案的基础上,不断扩充汇总相关嫌疑人的“朋友圈”“关系网”,形成“追逃数据库”。2022年以来,追逃探组已为150余起案件建立电子化档案。

“在逃人员的亲戚朋友有海量数据,我们怎样抽丝剥茧,从中剥离出有价值的线索?这是难点所在。”刘欣说,以前,老刑侦人员往往依靠上门走访询问等传统手段;如今,依托新质战斗力与科技力量能减轻不少工作量,但决胜的“最后一公里”还是要靠人力。“打个比方,机器可以从百万量级数据缩减比对到万量级、千量级,但之后还需要人力来决策判断。”

在刘欣看来,“认脸”是刘思卿与生俱来的天赋。他被称为追逃探组的“信息中枢”,不仅因为他总能提供精确全面的追逃线索,更在于他有着辨认犯罪嫌疑人的敏锐直觉。

2022年,一名外省市网上追逃人员的妻子出现在宝山。民警发现,她身边总有一名男性出现,此人十分警惕,偶尔的几次出门都是帽子、口罩“全副武装”。刘思卿在对方的住宅区内蹲点好几天,终于抓住一个关键瞬间——傍晚吃饭前,这名男子现身阳台,在水槽内洗了手。就是这么一个露脸的瞬间,刘思卿一眼就认出,他就是民警要找的在逃人员!

一张是年轻时的模糊黑白照片,一张是多年后饱经风霜的衰老容颜……要精准识别为同一人,可能AI技术也不能完全做到。但刘思卿屡次在实战中成功做到了。

今年7月,“刘思卿追逃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刘思卿从500余个追逃案例中总结提炼出了“追逃七大战法”,全局刑侦民警、追逃骨干以及基层派出所选派的基层侦查员,都能从此中寻求到“冷案”的“新解法”。

而翻开刘思卿的工作笔记,8字信条跃然扉页。这也是全体追逃民警共同的信念——命案必破,有逃必追。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Mikke:

4秒前:刘思卿心中有了一些怀疑。

孙志刚:

8秒前:一些在逃人员为了躲避追捕,还会利用“主场优势”。

Vivienne:

9秒前:对此,宝山刑侦不断升级完善“一逃一档”,在初始档案的基础上,不断扩充汇总相关嫌疑人的“朋友圈”“关系网”,形成“追逃数据库”。

恺撒·罗摩洛:

7秒前:已近花甲的他,在那个瞬间泪如雨下:“完全认不出来了,已经太久没有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