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误正业”的大龄儿童与你分享那些年他们最爱的动画片

发布日期:2024-09-19 24:22

来源类型:山西晚报 | 作者:张闽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新澳门2024今晚开码公开】【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澳彩资料免费资料大全】【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新澳资料免费大全】

你的童年是什么?是喜羊羊?是皮卡丘?是米老鼠和唐老鸭?是变形金刚?还是圣斗士星矢?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成长就与动画片结下了不解之缘。《童话往事:中国译制动画片(1979-1992)》作者关中阿福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分享他们这群“大龄儿童”最爱的那些动画片。

因志同道合而水到渠成

Q:请您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A:我是大叔了,马上快四十了,我出生在陕西宝鸡。宝鸡这个西北小城市大家不一定很熟,它是历史上姜子牙起兵的地方(凤鸣岐山),也是诸葛亮去世的地方(秋风五丈原)。我的生日是12月12日,这个日子也是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的原型人物一休和尚去世的日子,历史上的一休是在1481年12月12日去世的。

Q:参与《童话往事》制作的成员据说不少,可以简单介绍下吗?

A:我们主要是四位主创。除我之外,还有南京的罗星海,主要负责撰稿;北京的李翔,主要负责手绘及版面设计;南昌的

林翔,主要负责修图,绘图以及影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他也参与撰稿。我们四个人都是七零末八零初出生的。

由于我们的书跨度达14年,涉及重点篇目近70部,辐射150多部作品,几乎没有谁是能够完全精通这些作品的,因此我们邀请了一些在各个领域各有专长的朋友撰写其中的部分内容,比如《变形金刚》、《太空堡垒》、《天空战记》等,大概有十来位朋友。

Q:你们四位是如何走到一起,共同去完成这本书的呢?

A:在2000年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其实网上的资源是非常少的,这个怀旧动画的圈子也很小,因此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能很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我和联合撰稿人罗星海是在“变形金刚中国联盟”,后来更名“变盟俱乐部”的论坛里认识的,他还运作了一个怀旧动画大陆的BBS,我们的交流也因此变得更多起来。而我刚开始写书的时候,原本打算是回忆录性质的,并没有太多涉及作品的制作史,但毕竟得交代几句,这方面我并不擅长,却是罗星海的强项,他对日本动画史有着非常深的研究。于是我们一商量,就决定合作了。所以书中每部作品的回顾都在回忆录的基础上添加了其制作史。

我和李翔也是在变形金刚中国联盟认识的,他是历史研究版块的版主,而我是音像版的版主。李翔学的是艺术设计,早年留学新西兰,并定居在那儿,但由于对变形金刚共同的喜爱,我们有时还会通过越洋长途进行交流。2010年,他回国做一个项目,我们聚会时,我问他能否帮忙画几张手绘大图,结果就一发不可收拾。

李翔画图有强迫症。我们现在拿到手的老动画片的资料,画质比较差,色彩也不正,但他总是会认真比对不同的版本,一点一点地校色,绝对不含糊,尽可能还原成当年我们看到的版本。而且他英文又好,日语又粗通,也是个多面手。

我们的书写的是“译制动画片”,与外国动画片不同,译制动画片强调的是配音。这方面,林翔比较在行,他又会做图,还是怀旧老动画的死忠粉,比如变形金刚、圣斗士星矢。要找到一个对老动画特别痴迷,又非常热爱配音译制片,还会做图,文笔也不错,而且真的想参与这件事的人其实并不容易,而林翔居然都符合。

所以说起来,四个人中,虽然我是牵头的,但最没本事的就是我,我主要就是负责码字,再加上能忽悠,就把别人都忽悠过来。我们四个人其实是一个战斗力极强、不分你我的小团队。所以很多事,很难说专门由谁来做,事情急的时候,大家都得分领一些活,有的可能是杂事。比如前几天,小罗到一个地铁站见了一个朋友去拿资料。再比如,上上周,我和李翔又到北京台去查资料。昨天晚上,小林又到网上帮我们采购资料去了。我们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大龄儿童的童年,也许也是你的童年

Q:《童话往事》的主角是老动画片,可以大致介绍一下书的内容吗?

A:我们的书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解读。

一是从全书的结构来说,我们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以自1979年起中国大陆引进每部动画片的时间(说的再具体点,应该是每部动画片在中国大陆首播的时间),一部一部往下排,一直排到1992年年底。在这个时间范围内,中国大陆正式公映过的动画电影以及在电视台播出过的电视动画片,我们全部都会进行回顾,不敢说百分百覆盖,但也应该是八九不离十。

第二,就每篇文章而言,一篇文章就是一部作品的回顾

文中首先会有一个作品的小档案,包括作品的基本信息和故事梗概。

接着就是正文,正文主要分为这么几部分:这部作品在其原产地的制作情况及反响等(制作史);它是如何引进到中国大陆的(引进史);它是哪个机构译制配音的,这一过程中有哪些台前幕后的花絮(译制史);它是什么时候在中国大陆播出的,反响如何,是否引发了什么社会现象(播出与观看史)。

最后就是“致敬鸣谢”的小段落,这部分会简单说明为写这篇文章(研究回顾这部作品),我们采访了哪些历史见证人和亲历者,什么时间采访的,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持,以及哪些全国甚至海外的朋友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具体的帮助。这部分可以让大家清楚的看到,每篇文章都是大家辛勤耕耘的结果,不是随便某个人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从哪里东抄西拼来的,这也是一种对所有为这篇文章付出心血的良师益友们的致敬。

再从另一个维度上来看,我们的书有几个阶段性的划分

书的最开始,我们会对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初始这三十年的中国译制动画片引进史略作回顾。然后,全书分为五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会有一个引言,讲述这一阶段的特点以及这样划分的理由。

第一个阶段(1979-1983):央视一家独大时期

第二个阶段(1983-1987):北上广三大台开始跟进

第三个阶段:北京台主办的国际动画片展播,成为译制动画片全面爆发的前夜

第四个阶段(1988-1990):全面兴起的各地地方台译制动画片引进热

第五个阶段(1990-1992):译制动画片全盛时期到来

Q:为什么会选取从1979到1992年这个时间段?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A:上限定于1979年,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引进译制动画片的起始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引进的第一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动画片,是当时在中国举办一个日本电影周上放映的动画电影《龙子太郎》。

下限截止到1992年,这是因为这一年是中国译制动画片引进史和中国电视事业发展史的一个分水岭。1979年,中国家庭开始进入电视时代,一直到1992年。这十四年间,中国电视台在引进节目,特别是海外动画片的引进、播出上采取的是“三位一体”的模式,即除了部分广东与福建的观众外,全国大部分的电视观众,尤其是动画片观众,都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收看模式

什么是“三位一体”呢?举个例子,我是西安人,那我小时候收看动画片的模式就是央视、陕西台、西安台,如果是长沙的小朋友,那他的收看模式就是央视、湖南台、长沙台。

央视而言,全国小朋友在央视收看动画片的时间和内容都是一样的。

当时全国的省级电视台大概有30个,他们每年都会举办省台节目交流会,不管是哪个省级电视台引进的片子都将通过这个交流会,以一定的条件交换给其他兄弟省台。比如,《聪明的一休》是广东台引进的,但广东台播出后不久,它就会给到全国所有的省级电视台。时间上不会相差太多,都播放的是广东台引进译制的版本。也就是说,不管你当时在全国的哪个省哪个市,你通过你家所属的省级电视台,看到的《聪明的一休》,一定是广东台引进的版本。

而新兴的城市电视台,当时在全国约有200家,他们成立了一个城市电视台协作体进行境外影视剧的引进。比如大家熟悉的《圣斗士星矢》、《忍者神龟》等都是由城市台协作体引进的,也就是说,不管你当时身处哪个城市,理论上说,你都可以通过你们家乡的城市台看到这些片子。

在1979-1992年的“三位一体”模式下,不管你身处中国的什么地方,都会有着大同小异的动画片观看经历,包括播出时间、动画版本、内容以及数量。但之后,这种模式就被打破了。

1992年以后,全国各地都有了有线电视台,动画片的播出情况非常混乱,再加上省台卫视,甚至香港卫视等境外卫星电视的兴起以及VCD的普及,就使得从1993年起的动画片的接收渠道变得日益多元化。大家会有一些交集的记忆,但不再是全国一盘棋了。所以,我们的书暂时截止到1992年。

此外,这其实也是个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写到93年,就会有人问,你们为什么不写到94年?如果我们写到94年,也许就有人说,你们为啥不写到95年?这样的话,我们的书可能就永远不能出版了,对吧?

Q:除了央视、地方电视台播出的动画外,其他电视台,比如当年卫视中文台(现在的凤凰卫视)播出的动画是否全收录了呢?

A:STARTV,即1991年4月通过亚洲一号上星的香港卫视五台,其中我们主要看的是卫视中文台。它确实曾在当年刮起了一阵旋风,但是它在中国大陆真正的热播,恰恰就是九二年之后。

前面说过,从七九年到九二年,全国重点播出的动画片不过70多部,而从九三年起,可能一年里在各个渠道能看到的动画片就抵得上过去好几年的。其中就有像卫视中文台这种每天都有大量播出,并且包括很多时段都在播出日本动画片的。比如,九二年春节卫视中文台播了三集《龙珠》;九三年九月,播出横山光辉的《三国志》;还有像《乱马二分之一》、《橙路》等。这个数量是惊人的。

这些片子并不是所有中国大陆的观众都能看到,如果将这点展开写,书的体量将可能是现在的很多倍。而且如果你写了卫视中文台,可能就有人问,有没有港澳台当地无线电视台的动画片引进史……

我们现在两卷书,只写到九二年,就已经有760多页,67万多字,500多幅图表,都快无法装订了,要想再加上这些内容并不太现实。当然,我们在第二卷的很多地方,还是提到了卫视中文台的部分内容,诸如《功夫小子》、《天空战记》等,它们与大陆播出的情况有些交集,我们必须要提及,但不会对这些台的播出情况详细展开。。

Q:可以介绍一些1979-1992这个时间段内中国译制动画片的经典之作吗?哪部是你的最爱呢?

A:其实有些片子不能算是怀旧动画,它们因为太经典而一直流传至今,或者说还在继续发挥巨大的影响力。比如《国王和小鸟》,这是法国动画史乃至世界动画史上的旷世杰作,再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鸭》、《机器猫》、《鼹鼠的故事》、《变形金刚》、《忍者神龟》、《猫和老鼠》等等,这些作品直到今天还在不断重播,或者还有新作问世。

我最喜欢的作品,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我只能说有好几个,比如《鼹鼠的故事》、《小不点》、《变形金刚》、《太空堡垒》、《机器猫》、《天空战记》、《麦克瑞一号》、《小飞龙》,还有《非凡的公主希瑞》等等。

我对这些片子的喜欢,和现在观众对它们的喜爱有点不一样。这些片子中很多虽说已经不适合我看了,但我还时常把它们当时的配音版拿出来欣赏——这些配音实在太经典了!那种语言美、声音美,真的是一种享受!倒不一定是片子本身有多精彩。

Q:会有计划再出个续集吗?

A:确实有很多80后,甚至90后给我们提出过希望再出续集,毕竟你们的童年是在九十年代甚至2000年初,并且当时也确实是海外动画引进的最辉煌的阶段,尤其是日本动画片,精品佳作不胜枚举。

我们的书名,最早是叫“中国译制动画片(1979-1992)”,分为上下册。现在则改成了:卷一 1979-1987;卷二1988-1992。这就是在为后来的续书留有余地。

但是,九二年之后,我前面说过,一是整个形态变了,因此可能就要重新琢磨书的结构;二是我们这些70后在九二年后基本都上高中,甚至上大学了,并没有系统的看过那些后续之作,诸如《魔神坛斗士》、《时间飞船》、《宇宙骑士》、《罗德岛战记》等等。所以这些内容交给更在行的、真正经历过那个年代的80后甚至85后来写会更为适合。而我们则可以作为后勤部门提供支援协作。

我现在也在接触一些80后的这方面的高手,希望能把这个有意义的事继续下去,我们这些小伙伴也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至于是不是还会有续书,就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强有力的80后团队来继续。

“八年抗战”?不,兴趣使然

Q:你们好像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这本书,是什么支撑着你们坚持了这么长的时间?

A:我是从02年开始收集这些老动画片的,这是我的一个兴趣爱好。06年时开始和北京的几位好朋友乔志刚、老猫、仲清宇,进行所谓的“老动画解密”,我只能说解密,我不敢说研究,真的谈不上。09年9月,应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之邀,我们开始着手写这本书。这么算下来,今年是第八个年头了。

其实,我一直不太喜欢用“坚持”这个词。举个例子,不会有人问我们,你为什么能坚持玩八年游戏或者你为什么能坚持看八年美剧?不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因为这不过是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点不同罢

我和小伙伴们就是喜欢做这件事,对我们而言,这可能比其他事更有意思些。有些兴趣爱好可能是纯享受型的,而我们做的事确实有时会很累,我们也吵架、会互怼,这个过程是痛并快乐着的。但整体而言,这还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所以这其实不能叫坚持,只能说我们的这个兴趣一直没变。

从我自己一个人,到后来我和小罗两个人,再后来变成四个人,最后有了四百多位良师益友在支持我们帮助我们,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好朋友,结交了那么多艺术家,这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吗?

Q:在你们写书的八年时间里一定发生过很多事,和大家分享一两件有趣的或者让您觉得印象深刻的事情吧。

A:上周我给一个媒体写的回忆成书过程的文章里有一段,我想也适用这里。这部书的总字数约67万字,可若要写书背后的故事,其字数大概将超过这个字数的十倍不止,我说的绝对不夸张。每一篇文章,每一部作品回顾的背后,都有无数有趣的故事,很难说清哪个是最有趣、印象最深的,但我们还是可以随便举个例子。

在写由央视引进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的作品回顾时,我特别希望能采访米老鼠的配音老师董浩叔叔,可我觉得董浩叔叔那么忙,有可能采访上吗?当时我通过他原来的同事和他联系上后,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我直接说要采访他,央视的规定那么严,他又那么忙,我又不是媒体的记者,他万一拒绝我了怎么办?于是我就想了一个以退为进的办法。

我给董浩老师发了个短信(那时候还没有微信):“董浩叔叔,我本来特别想采访您的,可央视的老师们说您特别忙,就不打扰了。等书出来,再请您指正。”结果很快就接到董浩老师打来的电话:“你们写这个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内容,不采访我和李扬老师,你们就敢写啊?”我心里一阵窃喜,但表面上还得绷着:“哎呀,我是想采访您来着。可是听央视老师们说您特别忙,不好意思打扰啊。”董浩老师:“这是谁说的我很忙?!我忙不忙我最清楚呀,再说,再忙也不能让你们乱写啊。你明天就过来,到我画室来,我给你好好讲一下!”

把我乐得呀。不过这里要郑重的给央视的诸位老师道个歉,其实没人给我这么说过,我这完全是套路,把董浩叔叔给“欺骗”了,罪过……不管怎么说,我的目的还是达到了。接下来,就是特别令人感动的经历了。

2013年的4月,也就是和董浩叔叔通完电话的第二天清早,我和原《文化月刊》的主编宋磊先生一起,如约而至。上午,我们在董浩叔叔的画室和他见了面。我这才知道,董浩叔叔刚刚动完手术,都不能在椅子上坐太久,气色也不大好。但他非常热情且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我所有想了解的内容,一直谈到中午一点多才结束。走的时候,董浩叔叔还送了我他最新的自传《有画浩说》还签了名。他说:“我就不留你们吃饭了,我现在还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呢”,特别的真诚。

Q:当初你们是怎样搜集相关资料的?

A:这方面有两个点比较难突破,一是怎么能到电视台的资料库或者音像资料馆调当年的老录像带看;二是怎么确定每部动画片在中国大陆的首播时间。

第一个点,因为是给出版社写书,所以我们一般打着出版社的旗号去开公函、拿介绍信,要是遇到阻拦,就请社里的领导直接帮我们进行公对的沟通,证明我们确实是要做研究,不是要做什么“不法之事”。

而要搞清每部动画片的中国首播时间,就只能用一个笨办法——去全国各地的图书馆查阅当年的电视报。比如,《圣斗士星矢》是广州台引进的,那么就查《广州电视报》,弄清楚第一集是哪年哪月哪日几点几分在广州电视台几频道播出的;《阿拉蕾》是黑龙江台引进的,就要到哈尔滨的黑龙江省图书馆,去找《黑龙江广播电视报》查首播时间。这方面就是比较耗人力、耗时间,但总会有结果。

Q:有小伙伴表示,特别喜欢回看小时候那些在央视大风车播的动画,感觉现在电视台放的动画都很不走心,技术是提高了,但是质量却下降了,您这么看待这种现象?

A:这个事得分几个方面看。

一,我国在80年代之前,没有电视业,电影业也一度陷于停顿,改革开放后,可以说是集中优选了国外一百年,至少是半个世纪的精品,引进到中国进行播映,所以我们会感觉这些片子怎么这么经典?!但事实上,当时也有大量的平庸之作,可是因为都排不上队,就没有引进。这也正是我们觉得貌似小时候看到的内容更精彩的原因,毕竟那是精华、是经典。这些片子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检验的。

二,当时的国产动画也很精彩,因为还属于计划经济时代,不用计较工本,大家就一门心思地把东西做好。作者只要埋头创作,无需苦恼房价,也不用考虑限购,因此当时做出来的东西大都是精品。而现在,做任何事情都得考虑投入产出比,创作时间也有限,不可能具备和当时一样的条件。

三,现在问世的作品太多了,可能100个里面只有一个精品,其他99个都是平庸之作,那你就会觉得,怎么全是烂片?其实,这又是一个哲学问题了——精品,肯定是少数的,如果100部作品都说是精品,那就等于都不是精品。此外,要说一个片子是不是精品,还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所以我只能说,宽容的看待吧,毕竟现在的观众还是很幸福的,在1979-1994年,《狮子王》上映之前,中国大陆一共只引进了八部动画电影,就八部!现在的观众都难以想象吧?

其次,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我们觉得自己小时候还是很幸福的,没有那么多功课,也没有那么多限制,还看了那么多好看的动画片。但现在的动画观众也挺幸福呀,他们可以自主选择,他们也可以看我们当年看过的片子呀。但我们当年就不可能。只能是电视台播什么我们看什么,而且还不能回看。错过了就错过了。

Q:最后再跟大家说点什么吧。

A:主要再说三点吧。

首先,人这一辈子就这么几十年,还是得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这个喜欢的事,只要不影响别人,不违法乱纪,不是太有损身体健康的,我觉得就应该去做。不要管别人怎么看,也不要管什么所谓的有意义无意义,你开心就好,否则整天的吃吃喝喝、东蹿西逛,我总感觉,偶尔还行,但几十年都这样,可能是一种对生命的浪费。

其次,绝大多数的业余爱好可能成就不了事业,所以得把握好分寸。我们四个人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合作信条,叫“不误正业”——写书这事利用的都是自己业余的时间和精力,当然,有时候上班时间把工作做完了,也会偷偷摸摸的干,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因为写书的事而耽误自己的本职工作,因为我们还是得养家糊口,这也正是这本书写了八年的原因。如果把主要精力投身业余爱好,可能就本末倒置了,毕竟个别所谓的业界传奇人士的案例并没有什么代表性。

最后,如果真是喜欢一个事,还是要给自己定个目标,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我们当初并没料到这书会一写八年,但既然我们决定做这个事了,那么八年也好,十八年也罢,我们都要达成这个目标。谠这样。

《童话往事》正在摩点网进行众筹,欢迎大家前往参与!


叽咪叽咪--属于玩家的评测网站,记录游戏经历,分享游戏乐趣

苏莹:

8秒前:接下来,就是特别令人感动的经历了。

罗雅文:

5秒前:哪部是你的最爱呢?

友坂理惠:

6秒前:我们四个人其实是一个战斗力极强、不分你我的小团队。

热拉尔·朱尼奥:

7秒前:由于我们的书跨度达14年,涉及重点篇目近70部,辐射150多部作品,几乎没有谁是能够完全精通这些作品的,因此我们邀请了一些在各个领域各有专长的朋友撰写其中的部分内容,比如《变形金刚》、《太空堡垒》、《天空战记》等,大概有十来位朋友。